第二轮(2022)双一流大学、学科名单及录取分数线查询

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近日由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经国务院批准,“双一流”大学及学科名单更新公布。

一、2022年发布全国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147所)(附:双一流大学录取分数)

(按学校代码排序)

  1. 北京大学:(自主确定建设学科并自行公布)
  2.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中国史、统计学、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3. 清华大学:(自主确定建设学科并自行公布)
  4. 北京交通大学:系统科学
  5. 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
  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力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7. 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
  8. 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
  9.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10.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1.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草学
  12. 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林学
  13. 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
  14.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
  15.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地理学、系统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戏剧与影视学
  16. 首都师范大学:数学
  17. 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
  18.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
  19. 中央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
  20.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应用经济学
  21. 外交学院:政治学
  22.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学
  23.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学
  24.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
  25. 中国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
  26.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学、设计学
  27. 中央戏剧学院:戏剧与影视学
  28.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
  29.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
  30. 南开大学:应用经济学、世界史、数学、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31. 天津大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
  32. 天津工业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
  33. 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
  34.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
  35.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
  36. 河北工业大学:电气工程
  37. 山西大学:哲学、物理学
  38. 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39. 内蒙古大学:生物学
  40. 辽宁大学:应用经济学
  41. 大连理工大学:力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42. 东北大学:冶金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43. 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
  44. 吉林大学:考古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45. 延边大学:外国语言文学
  46.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世界史、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47. 哈尔滨工业大学: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
  48. 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
  49. 东北农业大学:畜牧学
  50. 东北林业大学:林业工程、林学
  51. 复旦大学:哲学、应用经济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
  52. 同济大学:生物学、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设计学
  53. 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工商管理
  54.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55. 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
  56.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
  57.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中药学
  58.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生态学、统计学
  59. 上海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
  60. 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
  61. 上海体育学院:体育学
  62.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
  63. 上海大学:机械工程
  64. 南京大学:哲学、理论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大气科学、地质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65. 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 录取分数查询 ] [院系专业介绍 ]
  66. 东南大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风景园林学、艺术学理论
  6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68. 南京理工大学:兵器科学与技术
  69. 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
  70. 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
  71. 河海大学: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72. 江南大学: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73. 南京林业大学:林业工程
  7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
  75.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76. 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77.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
  78.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
  79.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
  80. 浙江大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农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园艺学、植物保护、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
  81.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学
  82. 安徽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8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
  84. 合肥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 录取分数查询 ] [院系专业介绍 ]
  85. 厦门大学:教育学、化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
  86. 福州大学:化学
  87. 南昌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 录取分数查询 ] [院系专业介绍 ]
  88. 山东大学:中国语言文学、数学、化学、临床医学
  89.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科学、水产
  90.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91. 郑州大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临床医学
  92. 河南大学:生物学
  93. 武汉大学:理论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口腔医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94.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95.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96.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97. 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学、园艺学、畜牧学、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
  98.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
  99.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
  100. 湘潭大学:数学 [ 录取分数查询 ] [院系专业介绍 ]
  101. 湖南大学:化学、机械工程、电气工程
  102. 中南大学: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交通运输工程
  103. 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
  104. 中山大学:哲学、数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工商管理
  105. 暨南大学:药学
  106. 华南理工大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107. 华南农业大学:作物学
  108. 广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
  109.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
  110. 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学
  111. 海南大学:作物学
  112. 广西大学:土木工程
  113. 四川大学:数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
  114. 重庆大学: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土木工程
  115.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
  116.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117.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118.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119. 四川农业大学:作物学
  120.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学
  121. 西南大学:教育学、生物学
  122. 西南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
  123. 贵州大学:植物保护
  124. 云南大学:民族学、生态学
  125. 西藏大学:生态学
  126. 西北大学:考古学、地质学
  127. 西安交通大学: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128. 西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12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30. 长安大学:交通运输工程
  13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畜牧学
  132. 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
  133. 兰州大学: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草学
  134. 青海大学:生态学
  135. 宁夏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136. 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37. 石河子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138.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
  13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140.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141. 宁波大学:力学
  142. 南方科技大学:数学
  143. 上海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 录取分数查询 ] [院系专业介绍 ]
  144. 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145. 国防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146. 海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
  147. 空军军医大学:临床医学

二、2022全国各省双一流大学分布名单

北京(34所)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8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6所: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交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江苏(16所)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所:南京大学、东南大学。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4所:苏州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医科大学。

上海(15所)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所: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1所: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上海科技大学。

陕西(8所)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3所: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5所: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四川(8所)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所: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6所:西南交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南财经大学。

广东(8所)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所: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6所: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南方科技大学。

湖北(7所)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所: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5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天津(5所)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所:天津大学、南开大学。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3所: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

湖南(5所)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3所: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所: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

辽宁(4所)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所: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所: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

黑龙江(4所)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1所: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3所: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

浙江(3所)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1所:浙江大学。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所:宁波大学、中国美术学院。

安徽(3所)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1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所: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

吉林(3所)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1所:吉林大学。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所:延边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山东(3所)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所: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所: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福建(2所)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1所:厦门大学。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所:福州大学。

重庆(2所)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1所:重庆大学。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所:西南大学。

河南(2所)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1所:郑州大学。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所:河南大学。

新疆(2所)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1所:新疆大学。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所:石河子大学。

山西(2所)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所: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大学。

甘肃(1所)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1所:兰州大学。

云南(1所)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1所:云南大学。

河北(1所)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所:河北工业大学(天津)。

江西(1所)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所:南昌大学。

海南(1所)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所:海南大学。

广西(1所)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所:广西大学。

贵州(1所)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所:贵州大学。

内蒙古(1所)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所:内蒙古大学。

宁夏(1所)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所:宁夏大学。

青海(1所)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所:青海大学。

西藏(1所)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所:西藏大学。

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近日由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以下简称三部委)印发。经国务院批准,“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更新公布,新一轮建设正式启动。

三部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和细化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支持机制。《若干意见》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关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若干意见》指出,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要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力推进“双一流”高质量建设,在解决中国问题、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创造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新模式。

新一轮建设重点是:一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体制机制,强化建设高校主体责任和责任落实,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注重权责匹配、放管相济,积极营造专心育人、潜心治学的体制机制环境。二是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牢固确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完善强化教师教书育人职责的机制,发挥“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培养急需高层次人才、基础研究人才中的主力军作用,培养卓越工程师和高水平复合型工科人才,积极服务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三是坚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优化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布局,率先推进学科专业调整,夯实基础学科建设,加强应用学科与行业产业、区域发展的对接联动,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四是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坚持引育并举汇聚优秀人才,完善创新团队建设机制,稳定支持具有创新潜力的青年人才培育培养。五是深化科教融合,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加强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集中力量开展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和联合科研,加强重大科研平台协同对接,服务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六是提升国际合作交流水平,探索与世界高水平大学双向交流的留学支持新机制,提升人才培养国际竞争力,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主动承担涉及人类生存发展共性问题的教育发展和科研攻关任务。七是优化管理评价机制,完善建设成效评价体系,探索分类评价与国际同行评议,构建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反映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的多元多维成效评价体系,优化以需求为导向、以质量为条件的动态调整机制,探索建设高校自主特色发展新模式。八是完善稳定支持机制,引导多元稳定投入,创新经费管理,对建设高校和学科实行差异化财政资金支持,强化基础保障,重点加强主干基础学科、优势特色学科、新兴交叉学科。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引领性和标志性工程,对于提高高等教育综合实力,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首轮“双一流”建设2016年启动至2020年结束,各地各建设高校积极落实主体责任,不断深化认识,稳步推进人才培养、成效评价、科研管理等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创新。经过努力,到2020年底,建设和引进了一批一流师资队伍,培养了一批拔尖创新型人才,高水平科学研究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一批重大科学创新、关键技术突破转变为先进生产力,若干所高校逐步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一批学科逐步进入世界一流行列,量子科学等一些关键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高质量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体系正在形成,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根据首轮监测数据和成效评价,三部委依据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十四五”期间国家战略急需领域,按照“总体稳定,优化调整”的原则,经过“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研究,以需求为导向、以学科为基础、以比选为手段,确定了新一轮建设高校及学科范围。公布的名单共有建设高校147所。建设学科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布局59个、工程类学科180个、哲学社会科学学科92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自主建设的学科自行公布。为增强建设动力,完善约束机制,对首轮建设成效并未完全达到预期、相比同类学科在整体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成长提升程度方面相对偏后的部分学科给予警示,相关学科应加强整改,2023年接受再评价,届时未通过的,将调出建设范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极速云 » 第二轮(2022)双一流大学、学科名单及录取分数线查询

评论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